【gt550m 2k顯示器】筆記本外接顯示器顯示模糊 |555M顯卡連接27寸顯示屏最大能 |Intel |
於處理器參數多為實打實且花樣變化產品,使得處理器相比另外一個同為電腦硬件平台核心硬件顯卡選擇上面要。而顯卡所包含多樣性變化理器CPU要多,使其衍生出了許多定位層次產品形式。
説説移動顯卡中那些貓膩之前,我們是要知道什麼是顯卡,什麼是GPU,什麼是移動顯卡。
顯卡叫顯示器適配卡,是作為電腦主機裏一個組成部分,於喜歡玩遊戲和事專業圖形設計人來説顯得。作用控制計算機圖形輸出,顯示卡連接顯示器,我們才能夠顯示屏上看到圖象,顯示卡有GPU、顯存、RAMDAC組成,這些組件決定了計算機屏幕上輸出,包括屏幕畫面顯示速度、顏色,以及顯示分辨率。
GPU全稱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譯”圖形處理器”。NVIDIA發佈GeForce 256圖形處理芯片時提出概念。GPU應用使顯卡減少了CPU依賴,並進行部分原本CPU工作,是3D圖形處理時。GPU採用核心技術有硬件T&l、立方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紋理壓縮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紋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
移動顯卡叫移動版顯卡,是台式機使用桌面顯卡而製造筆記本顯卡,具有體積小、功率特點。
移動顯卡有了基礎瞭解後,我們來説説移動顯卡上哪些貓膩吧,移動顯卡有什麼貓膩呢?其中有一個是玩家選購一些筆記本電腦產品時貓膩主要有兩點——馬甲卡和顯卡型號。
之所以稱為馬甲卡,鬆定義來看話就是指同一個核心參數規格顯卡命名方式地出現玩家面前,這類情況不論是AMD還是NVIDIA,不論是桌面級平台還是移動平台中有出現。而相比於換硬件桌面平台馬甲卡出現情況多存在入門級中,而不便於換硬件移動平台,馬甲卡出現幾率要於桌面平台。
我們舉一個經典例子來看看馬甲卡是如何存在,一個核心跨三代八款顯卡GF108。GF108使用是費米架構,出現桌面級GTX400系列,而來到筆記本平台當年G92核心靈魂附體!一個GF108核心能衍生出型號多達八款顯卡跨越三代,GT 630M = GT 620M = GT 550M = GT 540M = GT 525M = GT 435M = GT 425M = GT 420M,八款移動顯卡只是核心頻率差異,並沒有質改變。
此外,AMD有着相類狀況,Radeon M300系列筆記本顯卡中型號是舊有型號換名或強化而再戰沙場,如R9 M375來於R9 M270/M260,R7 M360來於R7 M270/M260以及R5 M330來於R5 M255。
但是馬甲卡出現歷史原因,於顯卡換代是每年一節奏,於高端旗艦級獨立顯卡來説使用技術來體現廠商實力,但於一些入門或主流級別產品中是否需要應用到一些高端顯卡使用技術是一個確定因素,同時設計一個GPU架構需要耗費工作量,最大化利用GPU架構衍生產品才能保證GPU核心價值利用。馬甲卡多只是一些技術應用支持差異,只要選擇一些自身擁有高性能支持馬甲卡其實對於玩家來説影響並會有影響。
而另外一個非常容易JS所利用貓膩是顯卡型號上差異,這是對硬件型號,是型號種類顯卡型號玩家選購筆記本電腦或遊戲本上面JS忽悠買了不是自己理想中所需求顯卡筆記本電腦。
女王大人種草VR很久,台式機堅持核顯有了一些年頭,覺得不起Haswell4570,好像浪費資源。看了一些遊戲節目,對近期一些大作草了。618想血拼一次。嗯, ,想玩玩遊戲了,想買,然後看看錢包,然後看看促銷,然後得到女王大人批准,然後收到貨了。好了,廢話為止,正文開始。
先來張外觀,總覺得有點不倫不類呢,原本機械貓頭鷹STRIX系列和ROG系列混合體,總覺得哪裏,不過換個角度去想想,ROG和STRIX雙重加持,。
偽重點來了,各位仔細看,不是一搜O8G而是8G。
話説這顯卡是沒有塑封膜嗎?不管了,看看裏面。滿滿猛禽感,玩家國度哪裏去了?
進一層,壓上面配件盒子,有沒有覺得阿蘇斯LOGO是不是印歪了?
打開配件盒看看,不用讀系列,用不着系列,兩條綁帶是多少有點用,有點用。並沒有線,轉接器,並沒有,並沒有……來張配件合影,這麼多,這麼多,麼多,多。話説贈送了一張戰艦世界廣告卡,怎麼,在線,。
正式大家亮個相,話説這傢伙很,先來個正面照,整個顯卡正面是塊蓋板和三顆9CM風扇,其實蓋板下面是DirectCU III技術散熱器,這項散熱技術那些ASUS GTX980 Ti用户會陌生吧,如果沒記錯應該是GTX980 Ti第一次投入使用。造型扇葉可提高風量,風扇低温停轉,這項技術確好評,至於散熱效果如何後文會詳細分析。現在是外觀時間,細節有三十秒抵達戰場
是視頻輸出接口,接口總數五個,採用是2HDMI+2DP+DVI配置,很,於多屏拓展,VR和一些顯示器有支持,不過沒有用過DVI接口我並知道這個接口意義
接下來是電源接口,這傢伙是個150W耗電大户,所以顯卡採用了一個8-pin輔助供電接口,但6+1SAP II超合金供電設計,如果常用阿蘇斯顯卡用户可能瞭解SAP II超合金供電是個什麼鬼,但是做一次搬運工給各位簡説下SAP II超合金供電設計,有很多看官沒在阿蘇斯顯卡
SAP:英文Super Alloy Power縮寫,指是採用特種金屬高温高壓環境中鍛造出超合金料件,能夠提升顯卡性能,降低供電模組温度,保證系統運行,提供給用户供電解決方案,來説很久放心
顯卡側面可以隱約看到一些散熱鰭片樣子,配合着熱管,散熱性能實際使用中是令人滿意,不過因為這散熱模塊,整張卡重量提升,沉甸甸,但細心看官可能發現,散熱鰭片和PCB板之間有一塊鋼板,我猜測可能是用來增加顯卡整體強度權宜計吧。
除此之外還有些,這塊顯卡額外搭載了兩個4-pin風扇接口,看介紹上説是來連接機箱風扇,顯卡功耗和温度調節機箱風扇轉速,輔助整機負載情況下散熱,調節機箱風扇轉速。這點是,有輔助供電接口背面有兩顆LED燈片,用來提示顯卡供電情況,這些細節不得説是ROG系列標準表現,同樣我知道了我人多花錢花到哪裏去了
後來個背面,整個背面一塊金屬背板覆蓋,磨砂質感,亮點是那個敗家眼,確是亮點,確實能亮。
接下來直接上機,看看上機後是個什麼樣狀態。機箱是NZXTH2,了可是整體空間是有些捉襟見肘了。還是。
點個燈看看,
延伸閱讀…
一張圖來説下顯卡基本信息,我覺得GPU-Z可以作為顯卡身份證了,一些基本信息了,關於顯卡核心頻率這裏詳説一下,8G版1070於O8G版,核心頻率超頻模式下GPU動態提速頻率是1721MHz; GPU基礎頻率是1531MHz。遊戲模式默認模式下GPU動態提速頻率1683MHz,GPU基礎頻率是1506MHz,可能看來看去這8G版本和O8G版本唯一,其本質上許只是BIOS差別。
這裏插入一條温馨提示,看到顯存項目上MICRON了吧,是鎂光閃存,不過我開始使用時候檢查了下是不是能升級BIOS,然後現在看到BIOS版本是ASUS官方版BIOS,所以自帶超頻軟件小超一下時候沒有發現,建議同是入了這款顯卡朋友,和想要入這款顯卡朋友升級BIOS,免得超頻時候出現。
開始折騰,先來個魯大師跑分,有些娛樂性但是有普遍性。娛樂大師分數雖然沒有什麼專業性可言,當時數據基數,所以能反映出顯卡性能如今裝機顯卡性能排行。224608分數是可喜可賀。
來點,3DMARK進階版(版本號:3DMark-v2-3-3732)
默認頻率狀態下通過新版3D MARK中TIME SPY綜合得分5198,而其中顯卡得分5993,CPU得分2969(拖後腿)這讓我滿意了,能看個測試DEMO,像過去要忍受卡頓情況出現。可不可以説這塊GTX 1070混入了性能級顯卡行列裏面了呢
同為默認頻率狀態下,Fire Strike Ultra默認設置下,綜合得分4193,其中顯卡得分4279,物理得分6646,CPU得分2250(依舊拖後腿)幀率基本浮動15到20幀左右,能力基本上這了,不過可喜可賀我查了下同系列GTX1080一些數據顯卡得分不過5300左右,想想性能差距20%左右,但價格差距26%,算是合理和公平。4K遊戲應該吃力了。所以和這塊顯卡搭配顯示器我覺得2K分辨率,能到處榨乾這塊GTX1070所有性能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我們可以看到這塊卡的理論跑分性能還是令人滿意,其中圖形分高達8534分,搭配I5 4570總分7312(噴我小I5拖了玩後腿),不過這樣分數超過公版GTX 1070還是鬆,應該可以算作非公版GTX1070第一梯隊產品了吧。1080P分辨率不用擔心,HOLD住,2K分辨率能控高端玩家和症患者慎入
以時下流行古墓麗影:崛起和使命召喚:無限戰爭作兩款可以稱為大作遊戲測試實例,因為不想透過第三方軟件測試幀率啊温度啊,核心調用啊什麼,玩遊戲時哪有時間看那些參數,選擇這兩款遊戲原因是,古墓麗影:崛起自帶環境顯卡性能評估,使命召喚:戰爭自帶顯示幀率,而且算是時下大作。如果年可以測試下山口山啊,風暴啊,屁股啊什麼,當時脱坑了,提了。
下面是古墓麗影1080P全設置調到顯卡頻率處於遊戲模式下測試結果,整體分數46.33FPS,實際遊戲過程中基本幀率過40FPS,某些場景可以提升到60FPS以上,勉強可以認為運行,但於一些遊戲畫面要求玩家來説,可能並不能滿足其所有要求
使命召喚:無限戰爭作為FPS大作,複雜環境狀態下1080P全設置調到顯卡頻率處於遊戲模式下測試結果浮動90100幀左右,滿足各位遊戲需求應該不是什麼問題。於FPS遊戲來説,這樣成績是令人滿意,當時比上面古墓麗影,總覺得好像差距有些,古墓麗影整機性能要求。
延伸閱讀…
其他一些直觀感受安靜,情況下負責的説,聽不到風扇聲音,其他一些主流遊戲像尼爾機械紀元,文明,火影忍者,罪惡裝備,NBA2K17畫質無壓力運行,但前提是1920X1080情況下,4k情況沒能及時測試,顯示器沒有達到4K,只能接到電視上小試一下,4K屏幕接入並輸出4K畫面時,感覺到顯卡開始有些吃力了,即使可以兼容4K,但僅是兼容,並不能叫人滿意。看出這塊顯卡並不是定位於4K級別,但可以2K分辨率級別遊刃有餘
ASUS GPU TweakII是華碩ROG定製一款安全顯卡超頻軟件,什麼安全?因為它超壞了,直接找阿蘇斯去賠塊應該不用費什麼口舌。用户界面,分為超頻,遊戲,靜音三種模式如果你滿意,知道你滿意有這個,軟件設定範圍內自行調節專家模式,如果滿意,嗯出門左轉直接卡吧。
AURA RGB Lighting Control是顯卡燈效開關,有多種燈光模式可選,如RGB多色循環,隨音樂節奏和GPU温度變化改變。
軟件介紹完了直接來看看這些軟件能我們帶來什麼,帶着做一下壓力測試。ASUS GPU TweakII裏面選擇靜音,遊戲,超頻,手動四種模式,後得到結果是:靜音模式1080P狀態下顯卡TDP90%左右,滿載温度60℃,幀率76幀左右;遊戲模式1080P狀態下顯卡TDP101%左右,滿載温度62℃,幀率83幀左右;OC模式1080P狀態下顯卡TDP109%左右,滿載温度63℃,幀率86幀左右;OC模式(ASUS GPU TweakII各項參數拉到)1080P狀態下顯卡TDP110%左右,滿載温度64℃幀率88幀左右。
整體來説,顯卡温度控制是,這裏説一下風扇動啓停技術,輕量級使用中這塊顯卡温度基本保持40℃左右,風扇是停轉狀態,這段時間使用中發現,顯卡啓動的閾值57℃,但就算是顯卡風扇啓動後是負載運行,,目前位置我沒有因為哪些軟件或者遊戲讓顯卡風扇轉速超過50%,於這個TPU達到150W性能級顯卡來説是優秀,使用中你會噪音吵到,這一點可以32個贊。
掏心掏肺感情,吹中客總結
於市面上其他品牌顯卡來説,ASUS這款自帶光環顯卡不但有當年STRIX系列血液,有ROG加持足可以作為購買理由了,僅顯卡而言,做工用料紮,設計算得上是有設計語言,秉持着傳統。性能而言,時下2K級別難遇敵手,即使有差距,同樣核心,浮動是,理性看待,不過是各家優化之間差距,可能購買之前大家會在意這5%以內,但實際使用中並不能無時察覺出來,所以自己喜好去買好了,品牌,外觀作為首要考慮,甜點不光要好吃還啊。6+1項供電保證運行,SAP II超合金供電設計保證超頻及供電安全,DirectCU III技術散熱器保證運行。華碩可能將自家技術大部分放到這款產品中來了,確立了這款產品高端屬性。
不能光説,要吐槽些我覺得地方。是性能,並不能體驗4K級別效果,這於很多並未用過這款顯卡用户來説,4K宣傳和參數裏提到8K級別輸出,會讓一些小白用户失望,而這塊1070定位於2K級別這樣實在提醒未在參數上體現,可能沒有看過測評或者懂硬件用户會有心理上。其次是一些顯卡本身而言,3000元級別顯卡,相應配件是寒酸了,可能於一些一步一步主機用户來説會遇到,線材匹配,接口匹配,這有點了。其次是,顯卡整體尺寸,這是一些機箱用户挑戰,想換顯卡嗎?機箱一起換了吧。而且這個級裏,比起其他品牌他依舊是屬於體型,搞得我因為插了這塊顯卡,兩個PCI-E拓展槽擋住了。有,使用中觀察,顯卡遠端有下沉傾向,知道時間了會會顯卡造成損壞,所以使用這款顯卡還配備一個顯卡支架。其他找不出什麼槽點了。如果要説有,那貴,而且還漲價。剩下我找不出什麼了。
於顯卡選擇是理性對待,能佔用顯卡大部分性能應用寥寥無幾,剩下是些遊戲,並不是所有遊戲能榨乾一塊顯卡所有性能,所以理性考慮自己需求選擇產品是,這是張大媽存在意義。要不然,什麼買什麼,什麼*級買什麼這樣了嗎。可以體驗高端,但多是迴歸產品本身定位,我想這是我選擇張大媽寫這些感想,希望這一些隻言片語能讓多朋友合理選擇決策這夠了。
後曬一下我顯卡使用經歷,能找到些鳴
折騰,折騰,折騰,還是折騰
黃昏鼓搗數碼 篇三百零四:性能顏值提升,價格不升反降?COLORFIRE GeForce RTX 4060 暗影紫 8GB 首發測評
京東顯卡價,RTX3070只要2149元,RTX3060TI只要1849,RTX3090只要8149元,能上車嗎?
耕升 GeForce RTX 3060 Ti 追風,性價比名,為高性能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