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2, 2024

【電腦主機板 晶片25×8】晶片組主機板B365M |2011 |如何選擇遊戲主機板 |

選擇遊戲主機板 是打造電腦時一個部分。
主機板功能是什麼? 它是一塊電路板,可所有硬體連接到處理器、分配電源供應器電力,並定義可連接到電腦儲存裝置、記憶體模組和顯示卡(以及其他擴充卡)類型。
我們在下文中深入探討主機板結構,並提供您選擇組裝電腦主機板所需一切資訊。
主機板結構
主機板是電腦主要電路板。儘管主機板外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其基本設計讓您能鬆連接擴充卡、硬碟、記憶體模組,並汰換元件。
讓我們看一下機板時會遇到一些詞彙。

主機板功能是什麼? 它是一塊電路板,可所有硬體連接到處理器、分配電源供應器電力,並定義可連接到電腦儲存裝置、記憶體模組和顯示卡(以及其他擴充卡)類型。

我們在下文中深入探討主機板結構,並提供您選擇組裝電腦主機板所需一切資訊。

主機板是電腦主要電路板。儘管主機板外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其基本設計讓您能鬆連接擴充卡、硬碟、記憶體模組,並汰換元件。

主機板含有一個處理器插槽,使您CPU(電腦機械「大腦」) 能其他元件溝通。這包括記憶體(RAM)、儲存裝置以及安裝擴充插槽中其他裝置(如 GPU 內部裝置以及周邊裝置外接裝置。)

(但是,並非所有主機板具有插槽:空間系統中,如 Intel® NUC 和大多數筆記型電腦,CPU 焊接到主機板上。)

選擇主機板時,請查看您 CPU 文件,保該主機板您 CPU 相容。支援產品世代、效能和其他因素上,插槽針腳陣列會有所變更,設計有所不同。(插槽名稱來針腳陣列:例如,第 9 代 CPU 相容 LGA 1151 插槽具有 1,151 個針腳。)

部分針腳會透過主機板上跡線(導電金屬線)將 CPU 連接到記憶體,其他針腳是電源或接地針腳組。如果您電腦開機或辨識安裝記憶體時遇到問題,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針腳因為彎曲而無法 CPU 接觸,另外可能是因為其他問題。

時下處理器插槽使用 ZIF (零插拔力)安裝。這表示您處理器放置,使用閂鎖加以,施加可能會使插針彎曲錯位額外壓力。

1989 年,這項創新技術於 Intel Socket 1,該插槽可 80486(或稱 486)CPU 搭配使用。儘管 Socket 1 早期設計可能需要高達 100 磅力量才能插入 CPU,但同一代 CPU 中,製造商開發出了方便使用設計,無需施力及任何工具能安裝。

晶片組
晶片組 是整合主機板中矽晶片骨幹,可 CPU 世代搭配使用。它會轉送 CPU 許多連接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通訊。
CPU(透過其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可直接連接 RAM 及數量 PCIe* 線道(擴充插槽),而晶片組則是控制主機板上其他匯流排中樞:額外 PCIe 線道、儲存裝置、USB 插槽外部連接埠,以及許多周邊設備。
階晶片組比標準晶片組具備多 PCIe 插槽與 USB 埠,以及新型硬體配置和 PCIe 插槽配置 (多直接連接 CPU 插槽)。

晶片組 是整合主機板中矽晶片骨幹,可 CPU 世代搭配使用。它會轉送 CPU 許多連接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通訊。

CPU(透過其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可直接連接 RAM 及數量 PCIe* 線道(擴充插槽),而晶片組則是控制主機板上其他匯流排中樞:額外 PCIe 線道、儲存裝置、USB 插槽外部連接埠,以及許多周邊設備。

階晶片組比標準晶片組具備多 PCIe 插槽與 USB 埠,以及新型硬體配置和 PCIe 插槽配置 (多直接連接 CPU 插槽)。

經典晶片組設計見於 Intel® Pentium® 處理器系列產品晶片組,結構上可分為「北橋」和「南橋」,控制主機板功能。這兩個晶片組成了晶片「組」。

選擇晶片組
現代晶片組整合了許多功能,這些功能過去是連接到主機板獨立元件。內建音訊、Wi-Fi、Bluetooth®3 技術,是加密韌體,現整合 Intel 晶片組中。
階晶片組(如 Z390)可提供許多優勢,包括超頻支援及匯流排速度。然而,Intel 晶片組還提供了進一步提升。
以下是 Intel 晶片組系列之間差異剖析:
Z 系列

具有「K」字號 CPU 支援超頻
多 24 個 PCIe 通道
配備 6 個 USB 3.1 Gen 2 連接埠

H 系列

支援超頻
多 20 個 PCIe 通道
配備 4 個 USB 3.1 Gen 2 連接埠

B 系列

支援超頻
多 20 個 PCIe 通道
適用 USB 3.0 連接埠

這些選項讓您可以購買各種價位產品,同時能發揮 300 系列晶片組優勢。

現代晶片組整合了許多功能,這些功能過去是連接到主機板獨立元件。內建音訊、Wi-Fi、Bluetooth®3 技術,是加密韌體,現整合 Intel 晶片組中。

階晶片組(如 Z390)可提供許多優勢,包括超頻支援及匯流排速度。然而,Intel 晶片組還提供了進一步提升。

這些選項讓您可以購買各種價位產品,同時能發揮 300 系列晶片組優勢。

目前 PCIe 實作中,PCIe ×1 具有一個資料通道,傳輸速率每週期一位元。PCIe×16 通道是主板上插槽(是常用於顯示卡插槽),具有 16 個資料通道,每個週期多可以傳輸 16 位元。但是,未來 PCIe 使每個時脈週期資料速率加倍。

PCIe 每個修訂版本上一代提升了一倍,這表示 PCIe 裝置效能提升。PCIe 2.0 ×16 理論雙峯值頻 16 GB/s;PCIe 3.0 ×16 連結的峯值 32 GB/s。於 PCIe 3.0 通道,許多固態硬碟使用 ×4 具有 8 GB/s 峯值理論頻,而 GPU 所利用 ×16 提供了四倍。

PCIe 另一項功能是允許使用具有多通道插槽來代替具有通道插槽。例如,×4 擴充卡可插入 ×16 插槽中並作業。然而,其輸送量它 ×4 插槽中輸送量;額外 12 條通道則完全使用。

部分主機板具有 M.2 與 PCIe 插槽,這些插槽可能使用 PCIe 通道數多於平台實際可用通道數。例如,部分主機板可能具有七個 PCIe x16 插槽,理論上可以使用 112 條通道,但是處理器和晶片組可能具備 48 條通道。

如果所有通道使用中,PCIe 插槽會切換到頻配置。例如,如果兩個 ×16 PCIe 插槽中安裝了一組 GPU,可能 ×8 而非 ×16 執行(現代 GPU 不太可能會因 PCIe 3.0 ×8 連接而陷入瓶頸)。然而,部分頂級主機板可能會使用 PCIe 切換器散開實體通道,插槽通道配置可因此保持不變。

M.2 是適合小型擴充裝置外型規格產品(16-110 公釐),包括 NVMe(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固態硬碟、Intel® Optane™ memory、Wi-Fi 卡,以及其他裝置。

M.2 裝置具有「鍵位」(末端金色接點排列),這些鍵位決定主機板上插槽相容性。儘管它們可以使用許多介面,見 M.2 卡使用四條 PCIe 延遲資料通道或 SATA 匯流排。

於 M.2 卡,它們提供了一種小系統中擴充儲存容量或系統功能方法。它們直接插入主機板,進而去傳統 SATA 式裝置需連接線。

U.2 連接器是一種替代介面,可連接到使用連接線式 PCIe 連接 2.5 吋 SSD。U.2 儲存磁碟經常用於資料中心和伺服器專業設置中,常用於消費者裝置。

U.2 與 M.2 使用數量 PCIe 通道,並且具有速度。不過,U.2 支援熱插拔(表示可以使用磁碟機系統保持開啟狀態下其卸除),並且可支援 M.2 電源配置。

SATA
SATA(序列 ATA)是一種電腦匯流排,如今常用,於連接 2.5 吋或 3.5 吋硬碟、固態硬碟以及播放 DVD 藍光光碟機。
SATA 3.0 介面雖然 PCIe ,可支援高達 6Gbit/s 資料傳輸速度。 SATA Express(或稱 SATAe)格式使用兩條 PCIe 通道,速度可達 16Gbit/s。請其與外接 SATA(eSATA)混淆,外接 SATA 是個外接連接埠,可鬆連接(相容)可攜式硬碟。

SATA(序列 ATA)是一種電腦匯流排,如今常用,於連接 2.5 吋或 3.5 吋硬碟、固態硬碟以及播放 DVD 藍光光碟機。

SATA 3.0 介面雖然 PCIe ,可支援高達 6Gbit/s 資料傳輸速度。 SATA Express(或稱 SATAe)格式使用兩條 PCIe 通道,速度可達 16Gbit/s。請其與外接 SATA(eSATA)混淆,外接 SATA 是個外接連接埠,可鬆連接(相容)可攜式硬碟。

1981 年推出最初 IBM 個人電腦以來,擴充插槽是電腦主機板預期配備。最初 IBM 個人電腦採用名為 ISA(工業標準架構) 16 位元擴充匯流排。後,出現了其他幾種擴充匯流排標準,如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VESA 區域匯流排、PCI-X 以及 AGP(加速圖形埠,一種於顯示卡連接到北橋、經點對點調整 PCI 標準)。
PCIe 與先前 PCI 技術之間主要區別於它使用序列而非平行。PCI 平行資料傳輸表示共享匯流排速度受限於其連接周邊裝置速度。PCIe 每個裝置提供點點連接,每條通道依序傳輸位元。

1981 年推出最初 IBM 個人電腦以來,擴充插槽是電腦主機板預期配備。最初 IBM 個人電腦採用名為 ISA(工業標準架構) 16 位元擴充匯流排。後,出現了其他幾種擴充匯流排標準,如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VESA 區域匯流排、PCI-X 以及 AGP(加速圖形埠,一種於顯示卡連接到北橋、經點對點調整 PCI 標準)。

PCIe 與先前 PCI 技術之間主要區別於它使用序列而非平行。PCI 平行資料傳輸表示共享匯流排速度受限於其連接周邊裝置速度。PCIe 每個裝置提供點點連接,每條通道依序傳輸位元。

RAM
主機板具有於 RAM 模組(揮發性記憶體條,可儲存資料,擷取)插槽。多條 RAM 可協助電腦處理並行程式而會降低速度。
尺寸主機板(如 ATX 規格)具有四個插槽,而尺寸受限主機板(如 mITX)則有兩個插槽。然而,HEDT 主機板,例如適用於 Intel® Core™ X 系列處理器家族主機板(以及基於 Intel® Xeon® 平台伺服器/工作站主機板)可能有多八個插槽。
最近 Intel 主機板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這表示 CPU 記憶體控制器和 DIMM(雙行記憶體模組)RAM 條之間有兩條傳輸資料獨立通道。只要將 RAM 條以匹配頻率成組安裝,即能部分應用程式中促成資料傳輸和出色效能。

主機板具有於 RAM 模組(揮發性記憶體條,可儲存資料,擷取)插槽。多條 RAM 可協助電腦處理並行程式而會降低速度。

尺寸主機板(如 ATX 規格)具有四個插槽,而尺寸受限主機板(如 mITX)則有兩個插槽。然而,HEDT 主機板,例如適用於 Intel® Core™ X 系列處理器家族主機板(以及基於 Intel® Xeon® 平台伺服器/工作站主機板)可能有多八個插槽。

最近 Intel 主機板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這表示 CPU 記憶體控制器和 DIMM(雙行記憶體模組)RAM 條之間有兩條傳輸資料獨立通道。只要將 RAM 條以匹配頻率成組安裝,即能部分應用程式中促成資料傳輸和出色效能。

晶片組中,CPU 會透過前側匯流排北橋/記憶體控制器,多步程序與 RAM 溝通。現代 Intel 晶片組中,記憶體控制器整合 CPU 中,並透過名為 Intel® Ultra Path Interconnect(Intel® UPI)延遲、點對點結存取。

晶片組中,CPU 會透過前側匯流排北橋/記憶體控制器,多步程序與 RAM 溝通。現代 Intel 晶片組中,記憶體控制器整合 CPU 中,並透過名為 Intel® Ultra Path Interconnect(Intel® UPI)延遲、點對點結存取。

主機板外型規格決定了所需機箱大小、搭配使用擴充插槽數量,以及主機板佈局散許多方面。,外型可製造商提供多 DIMM、尺寸 PCIe 和 M.2 插槽。

消費者和製造商,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尺寸高度標準化。另一方面,於獨特尺寸限制,筆記型電腦主機板外型往往會製造商而異。於高度專業化預先組裝桌上型電腦是如此。
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外型規格有:

ATX(12 吋 × 9.6 吋):目前全尺寸主機板標準。標準消費者 ATX 主機板配備七個間距 0.7 吋擴充插槽,以及四個 DIMM(記憶體)插槽。
Extended ATX 或 eATX(12 吋 x 13 吋):較大型 ATX 外型規格,專為電競玩家和專業人士使用而設計。這些主機板具有額外空間,可用於硬體配置。
Micro ATX (9.6 吋 × 9.6 吋):ATX 一種外型規格,配備兩個全尺寸(×16)擴充插槽和四個 DIMM 插槽。適用於小型塔式裝置,但 ATX 機箱中安裝孔相容。
Mini-ITX (6.7 吋 × 6.7 吋):外形小巧,專用於無需風扇冷卻電腦。提供一個大小 PCIe 插槽,並配有兩個 DIMM 插槽。安裝孔可 ATX 機箱相容。

主機板外型規格決定了所需機箱大小、搭配使用擴充插槽數量,以及主機板佈局散許多方面。,外型可製造商提供多 DIMM、尺寸 PCIe 和 M.2 插槽。

消費者和製造商,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尺寸高度標準化。另一方面,於獨特尺寸限制,筆記型電腦主機板外型往往會製造商而異。於高度專業化預先組裝桌上型電腦是如此。

關於 BIOS,您需要瞭解事
電腦開機時,您看到第一個東西便是 BIOS,或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它是作業系統啟動之前所載入韌體,負責啟動和測試所有連接硬體。
儘管使用者和主機板標籤其稱為 BIOS,現代主機板上韌體是 UEFI(整合可延伸韌體介面)。這種環境許多方面上,例如支援儲存空間分割、開機速度以及現代 GUI(圖形使用者介面)。
主機板製造商往往會加入 UEFI 公用程式,簡化電腦 CPU 或記憶體超頻過程,並提供有用預設設定。它們可能具特色外觀、附加記錄和螢幕擷取畫面功能、簡化其他磁碟機啟動過程,以及顯示監視器記憶體、温度和風扇速度。
UEFI 還支援 BIOS 功能。使用者可以開機到傳統模式(稱為 CSM 或「相容性支援模組」)來存取經典 BIOS,這可以解決作業程式或公用程式相容性問題。然而,當使用者傳統模式開機時,他們會失去 UEFI 現代優勢,例如,支援超過 2TB 分割。(注意:切換開機模式前,備份資料)。

關於 BIOS,您需要瞭解事

電腦開機時,您看到第一個東西便是 BIOS,或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它是作業系統啟動之前所載入韌體,負責啟動和測試所有連接硬體。

儘管使用者和主機板標籤其稱為 BIOS,現代主機板上韌體是 UEFI(整合可延伸韌體介面)。這種環境許多方面上,例如支援儲存空間分割、開機速度以及現代 GUI(圖形使用者介面)。

主機板製造商往往會加入 UEFI 公用程式,簡化電腦 CPU 或記憶體超頻過程,並提供有用預設設定。它們可能具特色外觀、附加記錄和螢幕擷取畫面功能、簡化其他磁碟機啟動過程,以及顯示監視器記憶體、温度和風扇速度。

UEFI 還支援 BIOS 功能。使用者可以開機到傳統模式(稱為 CSM 或「相容性支援模組」)來存取經典 BIOS,這可以解決作業程式或公用程式相容性問題。然而,當使用者傳統模式開機時,他們會失去 UEFI 現代優勢,例如,支援超過 2TB 分割。(注意:切換開機模式前,備份資料)。

若要主機板每個部分供電,電源供應器和機箱上連接線插入主機板上連接器和接頭(外露針腳)。請查閲手冊中示意圖,以及主機板上絹印小文字 (例如 CPU_FAN),每條連接線連接器搭配。

電源資料連接器

24 針電源連接器
8 或 4 針 12V CPU 電源連接器
PCIe 電源連接器
SATA Express/SATA 3 連接器
M.2 連接器

標題

前面板接頭:一組個別針腳,包括電源鈕、重設鈕、硬碟 LED、電源 LED、內部揚聲器和機箱功能
前面板音訊接頭:耳機揚聲器連接埠供電
風扇水泵接頭:於 CPU、系統水冷散熱
USB 2.0、3.0 與 3.1 接頭
S/PDIF(數位音訊)接頭
RGB 燈帶接頭

若要主機板每個部分供電,電源供應器和機箱上連接線插入主機板上連接器和接頭(外露針腳)。請查閲手冊中示意圖,以及主機板上絹印小文字 (例如 CPU_FAN),每條連接線連接器搭配。

主機板會外部連接埠組合在其背面板上,可拆卸或整合式「 I/O 防護罩」覆蓋,防護罩金屬材質機箱接觸,因此有接地。背板有時直接主機板相,有時包裝,需在組裝系統時另外安裝。

很多人會有這樣想法,主機板能用,板子如果能,為何要買比一點板子? 

同理,如果你什麼要能用,行,但你實際用過後你知道了,肯定有。

另外有要多一句:現在主機板2020年後,是,以前B板3千多,H板4千多,現B板漲到5千多了,H板及Z板説了。(你現在如果看不懂B、H、Z板是什麼,一下會介紹)
 

主機板看似無關,其實,這關係到整台電腦定性擴充性,如果預算OK,請選擇 大板+五年保 主機板,如果是文書機可以選擇小板+五年保,重點是要有五年保。

寫前面:
2021年11月 intel 第12代上市了,
搭配600系列主機板,上一代主要有三個改變,1700腳位、支援DDR5、支援PCIe 5.0,另外支援Thunderbolt 4及Wi-Fi 6E。

2022年10月 intel 第13上市了,上一代主要是核心數多、時脈,效能
第13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700系列主機板,但可以裝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不過建議第13代是搭新款700系列主機板,這樣會省事省心。

2022年9月 AMD Ryzen 7000系列上市了,
搭配X670及B650主機板,於上一代有三個改變,主新AM5腳位(散熱器孔位上一代AM4,但要注意散熱器的扣具是否適用),並前代Socket插槽改為LGA封裝設計(拆裝散熱器時候不用怕CPU暴力拔出),支援DDR5、支援PCIe 5.0,另外支援Thunderbolt 4及Wi-Fi 6E。

目前(2023年)你要買主機板,會看到如下這樣規格及型號:

您要CPU(Intel 或 AMD),才能接著挑主機板。

延伸閱讀…

ASRock Intel B365 晶片組主機板B365M-HDV : 電子

桌上型電腦主機板,LGA 2011-3 雙插槽 …

Intel來説,第12代搭配600系列或第13代搭配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你現在搞不懂這個600或700系列是什麼意思,這不要緊,這只是一個晶片代號,一下會説。
 

問3:現在組裝第13代嗎?
答:Inte第13代桌上型處理器於2022/11月上市,搭配Intel 700系列晶片(H710、B760、H770、Z790)主機板。

第13代剛上市,知道,不過現在主機板是,以前只要3千元左右能有B系列主機板了,而現在B700系列一張要5~6千以上,是有夠貴。

不過大原是只要有世代,組新世代,沒道理組上一代(第12代+600系列主機板)。

目前2023年第13代全系列都出來了,所以接下來組裝會第13代+700系列主機板主。

二、廠牌
主要有四家:華碩、技嘉、微星、華擎。大部份人買主機板會看品牌,前三家市場上算是知名品牌,華擎零售市場見一點。

問:微星 華擎 技嘉 華碩 哪家? 廠商板,會有區別差異嗎?
答:論品牌,華碩是牌,至於會會有什麼差異?只要是同等級板子,其品牌差不多,主要還是看使用者自己品牌,存在誰這種問題。

​​
三、晶片等級
晶片等級會隨著CPU而有所不同,Intel 第8~9代來説300系列晶片,第10代是400系列,第11代是500系列,第12代是600系列,第13代是700系列,例如B760、H770、Z790。(如上圖)

晶片等級,效能及擴充性會,請看以下説。

↑上面紅字這個英文晶片等級,但講級很多人會誤會以為Z>H>B,那要買Z版,,不是這樣看,這代表Z板級提供功能多,但大部份功能使用者不用到,你於是花錢買了智商税。

補充1:第11代B560及H570後主機板有解鎖記憶體超頻功能,因此可以到BIOS中超頻記憶體,但使用者我建議不要超頻,安安,幹嘛超頻自己找麻煩? 超頻是DIY玩家玩。(説)

補充2:第10代及第11代是1200腳位,但是PCIe 4.0通道「僅支援」第11代處理器,因此如果你第10代插500系列主機板上,可能會發生第一個M.2 SSD插槽讀不到情況。講如果可以第10代搭400系列主機板,第11代搭500系列主機板,這樣。請參考:靠近CPUM.2 SSD讀不到,什麼? 

補充3:第11代CPU是1200腳位,但相容於400系列主機板,説,如果你是第11代CPU請插500系列主機板,不要插400系列主機板上。

補充4:第12代及第13代是1700腳位,主機板600及700系列有相容,但要注意一下BIOS。

補充5:Win11「理論上」支援2017年200系列後主機板,因為要啟動TPM 2.0,請參考:要怎麼看主機板有沒有支援TPM 2.0?

※Ryzen 2000~5000系列可搭所有AM4主機板,但必需BIOS到。

※如果您要玩超頻,雖然B450板能超頻,但建議是要買X570保險。

補充:北橋南橋晶片
北橋是主要負責CPU、記憶體、顯示卡三者之間資料交換,主機板名稱以此命名。 

南橋是負責硬碟儲存設備和PCI設備之間資料流通。位於PCI插槽下面,覆蓋有散熱片。

不過2011年後北橋晶片整合進CPU,所以目前主機板上有南橋晶片,沒有北橋晶片了。
 

四、板子規格(大小):、大板、小板、迷你板 (請詳上圖)
組裝是大板或小板二選一,迷你板很少,版很少見。
▎文書用途:可以選小板m-ATX (24cm x 24cm)
▎遊戲用途:建議選大板ATX(30cm x 24cm)

※機殼有分E-ATX、ATX、m-ATX、ITX,講機殼可以裝小板,機殼不能裝大板,買時候要注意。

價格來説,是小板,因此很多人小板,
但以耐用性、擴充性、支援性來説,建議要買大板會。

以上這樣你會看了吧,請注意橘色字。

問:主機板規格,有一些寫mATX,有一些寫microATX,有些寫ITX,有寫Mini-ITX,有什麼?
答:mATX=microATX
  ITXITX或Mini-ITX。

五、保固
目前每一家有提供三年保,但我建議要用五年保固板子(如Gaming等級),多花幾百元選擇五年保固板子基本上不吃虧啦。

延伸閱讀…

如何選擇遊戲主機板

【特別注意】2022年了,主機板該怎麼挑? |【電腦零件選購 …

六、價格
大部份3千~6千之間,但第12代600系列主機板前幾代,而最新款第13代700系列主機板上一代600系列,所以現在主機板要抓個5~7千保險。 (建議或太不要)

有一個觀念是,因此明明是文書機或明明超頻選用超頻Z系列板子,認為Z系列可超頻板用料,這樣可以嗎?我不能説不行,但沒這樣,Z系列貴很多貴上一倍,你於花了很多錢,但看不出有什麼效果啊 (除非你擺明瞭要超頻)。

,綜合以上挑選主機板六個重點:
1. 你挑CPU選擇對應主機板

3. 晶片組選擇 (B或H系列,要超頻用Z系列)

4. 大板或小板二選一,建議大板

以上6點是選購重點,接下來我們繼續一些規格細節。

記憶體頻率上限會因CPU而有所不同,例如400系列主機板來説,i9或i7時脈到DDR4-2933、i5或i3時脈到DDR4-2666),説如果您買B460主機板,但記憶體插DDR4-3200,有相容但速度多只能跑到DDR4-2933。

問:那要怎樣才有支援DDR4-3200?
答:看主機板支援,如果是400系列主機板請改用Z系列主機板,而且還需要到BIOS設定超頻,否則記憶體會當成2133或2400跑。(説)

八、內建音效晶片
除非您有需求可能需要加裝音效卡,否則現在內建音效晶片了,有支援7.1聲道。

音效方面你只需要注意一點,主機板是沒有S/PDIF光纖音訊輸出的,是Z系列(可超頻板)會有光纖音訊輸出。

九、擴充槽支援
大板擴充槽多,例如支援雙顯卡、雙M.2插槽。
小板擴充槽,支援單顯卡、單M.2插槽。

問2:我主機板只有一個M.2 SSD,是不是買 PCIe 轉 M.2 轉接卡可以接一個M.2 SSD呢?
答:主機板只有一個M.2 SSD,你插一條M.2了,所以接下來你如果要插SSD,請改用SATA SSD。(説)

十、儲存裝置介面
大板 支援SATA *6個,M.2*2個
小板 支援SATA *4個,M.2*1個

※儲存介面並不是你看到幾個能支援幾個,,大板來説你6+2=8,其實並不是,這要看你有沒有插M.2_1 Socket,如果有,那5+2=7。(説)

十一、IO支援
例如大板USB支援會小板多。

問:主機板上USB2.0、USB3.0、USB3.1有什麼?
答:USB2.0(黑色孔)實測速度10MB/s
  USB3.0(藍色孔)實測速度50MB/s
  USB3.1(紅色孔)實測速度800MB/s
請參考:USB 2.0、USB 3.2(3.0、3.1)及 Thunderbolt 3 裝置

來每一張主機板IO支援,買之前要看清楚,例如你螢幕線是VGA,結果你買主機板沒有VGA,怎麼辦?那你加購VGA轉HDMI螢幕線了。

至於Wifi部份,這要看主機板是否有支援,如果有支援話,目前有支援到Wifi5以上,但Wifi速度看家裡頻之外,要看路由器wifi速度而定,目前見AX1800來説,雙頻574M(2.4GHz)+1201Mbps(5GHz),説,你家裡頻如果是500Mbps以內,那主機板WIFI夠用了。

這種板子會內建無線及藍牙,起來效果筆電。

有一些主機板型號沒有WIFI,但有AC或AX一樣是有支援,例如:
.技嘉 B460 AORUS PRO AC (AC是指WIFI 5)
.技嘉 H470 AORUS PRO AX (AX是指WIFI 6)

注意如果是主機板內建藍牙,一樣是要插天線喔,否則藍牙會卡卡。
 

問3:藍芽部分是主機板有標wifi 功能有嗎?
答:是,只要有標Wifi,有藍牙,但要插天線喔,否則訊號不夠 (説)

,以上講了那麼多,來總結一下:
大部份使用者主機板選擇上隨便,基本上是能用,而實際情況是如果你選錯板子,有可能發揮電腦效能,是有可能規格不合或不到三年故障送修了。

要知道主機板如果故障送修,那是一件麻煩事情,你可能自己拆主機板送修,你判斷是不是主機板掉,主機板送修期間你電腦是完全不能,你只能,痴痴。

主機板(英語: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稱主板、系統板、邏輯板(logic board)、底板,簡稱MB[1][2][3],是構成複雜電子系統例如電子計算機中心或者主電路板。

類,術語「主板」應用於具有單個板並且有額外擴展能力設備,例如打印機、電視機、洗衣機、手機、嵌入式系統中控制板。

下圖LGA 1366主機板包含南橋和北橋,這是後一代使用雙晶片主機板。後所有IntelAMD主機板有南橋,北橋整合到CPU。

主機板會使用散熱片晶片組和CPU散熱,以前這種動散熱方式可以滿足需求。直到1990年,因為處理器頻率提升以及功率上升,所以CPU散熱器需要掛載風扇滿足散熱需求。除此之外,有機殼風扇幫助散熱。現在主機板整合了温度感測器,於偵測CPU裝置温度,透過BIOS或是作業系統分析温度變化控制風扇轉動速度。

微處理器發明之前,數字計算機卡籠外殼中多個印刷電路板組成。古老設計中,銅線是卡連接器引腳之間分立連接,但印刷電路板成為標準做法。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和外圍設備安裝印刷電路板上,這些印刷電路板插入背板中。20世紀70年代不在S-100總線這種背板系統一個例子。

20世紀80年代流行計算機,如Apple II和IBM PC,發布了允許逆向工程和第三方替換主板原理圖和其他文檔。於構建示例兼容計算機,許多主板提供額外性能或其他功能,並於升級製造商原始設備。

電腦主機板是電腦主要骨幹,上面有實體電路並且電路各元件做聯結,而可控制主機板上邏輯電路運作是使用者、軟體程式以及輸入裝置;但是要關機狀態啟動,執行初始化軟體指令。

大部分主機板BIOS儲存在Flash ROM晶片內,於主機板作啟動初始化;啟動過程中包含記憶體、周邊裝置會測試以及做初始設定,這個過程稱為 加電自檢(POST),若是 POST 過程中出現錯誤,主機會發出”嗶”聲或是出現錯誤訊息螢幕上。

2011年起,大部分零售主板採用UEFI BIOS,一些廠商(是微星科技、華碩)還匯入圖形界面UEFI BIOS技術。

Dell 長期以來我們電腦中建立診斷指示燈。這些指示燈有助於診斷和解決您個人電腦啟動時可能會遇到任何問題。以下每個桌上型電腦系列代碼提供指南。如果顯示器顯示任何錯誤,您電腦啟動時可能會發出串嗶聲。

三個表示 3-3-3-3…這三聲嗶聲和三聲嗶聲…:這會無限循環,直到使用者下電源鈕將電腦關機。

每次嗶聲之間延遲 300 毫秒。每組嗶聲之間延遲時間三秒,且嗶聲會持續 300 毫秒。

每次嗶聲和每組嗶聲後,BIOS 應該會偵測使用者是否下電源鈕。如果是話,BIOS 會迴圈中跳出,並執行關機程式,並關閉電腦。

如果您電腦提供列出程式碼,請使用以下錯誤説縮可能無 POST 故障排除範圍。以下無 POST 指南於進一步故障排除您問題有用。